1、认证机构经批准或认可的业务范围。
2、认证机构的服务质量。
3、考虑企业本身条件与认证环境,可由咨询机构提供参考匹配最适宜的。
2018年9月30日,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《关于加强认证监测市场监管认证的工作通知》,认证行业内开始了整顿不正规机构的行动,发现了很多的“问题”机构存在“认证检测乱象”的问题 。

“认证机构则责令罚改”、
“认证机构资格吊销、该机构认证机构发布的认证吊销”、
“某某审核员被撤销审核资质”
这些消息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不断被传出。其中:北京中联天润、北京国认检验、北京朗信联合认证,没能躲过认监委的法眼,原形显露,最终直接被撤销了认证资质。
北京中联天润在经营期间一直堪称行业的标杆,而北京国认检验在3年多的时间更是发布了14831张证书,甩了很多老机构几条街,之前的北京中鼎恒昌在被撤销资质之前,也是著名的认证机构。这些机构的资质撤销之后,企业的证书也只能随之被注销,认证机构跑路了,最后却得让企业来买单,让众多企业蒙受损失。
企业进行体系认证为避免如此情况发生,在进行认证机构挑选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和决策:
首先我们可以登陆认监委官网,查询该认证机构是否有相关的备案,无论该认证机构注册地在国外还是国内,无论认证机构的规模大还是小,在认监委都是必须可查的。
查询认证公司的经营时间,是否有正规的办公场所,审核专家的人员配置,以及成立以来的发证数量是否稳步增长。还可以在认监委官网对认证查询是否有不良记录,是否有违规行为。
尤其是在随机抽查中是否为风险机构,如果该认证公司能够长期通过认监委的检查而没有问题,说明该认证公司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
如今是互联网的时代,几乎所有行业的价格都是透明的,随着市场的波动,认证价格都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区间内。如果认证公司给出的价格明显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,企业就得认真思考了。
从最近几个月被撤销的大部分认证机构来看,都具备这样的一个特点,低价吸引客户,大势敛财而后被撤销跑路,完全不管曾经对企业的承诺,最后哭的还是企业。
认证公司认证活动会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,绝大多数的认证项目,机构都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安排现场审核,并且现场审核的时间长短也是有规定的,不能够随意变动。减少或者遗漏认证环节,都是不合理的。 认证机构也会面临整改,情节严重机构撤销,为企业颁发的证书也会失效。
最后凭借小编多年来的经验,告诉各位千万要警惕价格过于便宜、不需要现场审核、出证周期极短的机构,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也会砸伤人。一时之便带来的也许是不可挽回的损失,认证是一件严肃专业的事,选择正规的认证机构才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